English

幽默天地

2000-10-21 来源:生活时报  我有话说

迎新

新学期开始,我们高年级学生去车站迎接新同学。

我见一小女生站在一个大箱子旁不知所措,便主动上前帮她提起箱子。不料箱子重逾千斤,我又不好意思放下箱子,只好勉强支撑。

才走了几步,那女生便对我说:“背不动就滚吧。”

我一听此言,登时怒从心头起,放下箱子,怒视着她。

那女生愣了几秒钟,才满脸通红地指着箱子的底部对我说:“我指的是轮子。”

两种选择

如果一个男人,他的大衣破了多处,上衣的纽扣只剩了一半,这时,他面临的只有两种选择:要么结婚,要么离婚。

明年同岁

杂货商新添了一个女儿。一天,朋友来给他的小千金说媒,讲明对方只比女孩大一岁。

商人与妻子私下商量这门亲事,他说:“女儿刚满周岁,而那男孩已经两岁了,比女儿大了一倍。等到女儿二十岁出嫁时,他该有四十岁了。我们怎能忍心让闺女嫁给这么一个老头子呢?”

他的妻子笑了笑说:“你真够笨的!现在我们的女儿一岁,明年她不就同那个男孩同岁了吗?”

不知肉味

清代某文士,在县城富家中设馆。东家非常吝啬,供给微薄,久无肉食,更不供酒,文士心中极感不乐。

有一天,学生送来题纸,请老师出文题和诗题。文士不假思索地立即提笔写道:文题:三月不知肉味。诗题:借问酒家何处有?

后来东家知道了,甚感惭愧,第二天,酒肉都给送来了。

酒令骂贪官

清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一生刻苦好学,有人赞他“观书如月,运笔成风”,一时文名颇高。

有一天,侍郎毕际要宴请卸职还乡的尚书王涣祥,约请蒲松龄作陪。

席间,三个人行令助兴,议定不限诗韵,但必须三个字同头,三个字同旁,谁输了就罚三杯酒。

东道主毕侍郎举杯先吟道:“三字同头左右友,三字同旁沽清酒。今日幸会左右友,聊表寸心沽清酒。”

尚书王涣祥骄矜地一笑,看了蒲松龄一眼,傲然吟道:“三字同头官宦家,三字同旁绸缎纱。若非大清官宦家,谁人配穿绸缎纱!”

蒲公龄过去听说王涣祥是个大贪官,便冷笑一声,按令而吟道:“三字同头哭骂咒,三字同旁狐狼狗。山野声声哭骂咒,只因路多狐狼狗。”

王尚书闻听此令,恼羞成怒,站起身,拂袖而去,三人不欢而散。

年龄问题

社会史讨论课上,教授向我们解释社会的审美标准是如何随时代而改变的。

“例如,”他说,“1921选的美国小姐,身高1.55米,体重49公斤,三围76、64、81厘米。你们认为如果她今天参加选美,机会如何?”

全班沉默了片刻,然后有个学生答道:“不怎么好。”

“为什么?”教授问他。

“至少,”他指出,“她年纪太太老了。”

棺材也要

张、贾二人,一起网到了一条大鱼。

张说:“鱼网是我的,这条鱼应该给我!”

贾说:“这条鱼是我网到的,应该给我!”

二人争吵起来,各不相让,只得让县官那里去要求公断。

县官是个贪财的人,问明案情,立刻提笔判道:“二人姓张姓贾,因为争鱼厮打。两人各去安生,鱼儿给我留下。”张、贾二人被赶出衙门,又恨又悔,商议“报复”。

二人凑钱买了一口棺材,假装争吵,再次告到衙门。心想:“鱼你留下,这棺材看你怎样发落!”

县官问案后毫不踌躇,立即提笔判道:“二人姓张姓贾,为买棺材厮打,棺盖你们收去,棺身给我喂马1”

孤芳自赏

大一时,一位长得不错的室友喜欢面对镜子顾影自怜,甚至大考副近,仍然舍不得放下镜子。室友担心她的功课,纷纷规劝,她却轻叹说:“难道美丽也是一种错误?”

“你放心,”一向沉默寡言的室长突然开口道,“你从来没犯过这种错误。”

“三不要”

从前有个县令,为人极其奸诈贪婪,又爱自作聪明。因为在官场上混了好多年,昧心钱也捞得不少了,所以想在最后一任时能骗取个好名声,也好告老还乡,享几年清福。

一天,他差人到县衙门前竖了一块大木牌,亲自大书“三不要”以示自己清正廉洁:不要钱,不要官,不要捧。

第二天一早,他踱出门外,果然看见在“三不要”的大木牌前围着许多人,有的嘻嘻哈哈,有的还指手画脚地议论着什么。

他高兴极了,急忙跑过去看,仔细一瞧,发现在每条“不要”后面都被人添上了三个字,竟把“三不要”改成了:不要钱——嫌钱少,不要官——嫌帽小,不要捧——嫌招摇。

同样的问题

老师:这作业都是你自己做的吗?

学生:不,爸爸帮我做的。

老师:回去对你爸爸说,星期天他也要补课。

夫人属牛

从前,有个县官过生日,老百姓听说他是属鼠的,因此,大家凑了些黄金铸造了一只老鼠,呈送给县官,作为祝寿的礼物。

县官见了格外欢喜,就对老百姓说道:“你们知道不知道夫人的生日?就在近日,我夫人是属牛的,再送寿礼的时候,牢牢记住,牛肚里千万不要铸成空的。”

烂盘不烂手

新官上任,他向天发誓说:“我要为官清正,不受半文贿赂。如果左手收钱,就烂掉我的左手;如果右手收钱,就烂掉我的右手!”

上任不久,许多送银子、送礼物的不断前来,这位大老爷馋得心直痒痒,很想统统收下,又怕被上天惩罚。想了很久,他终于想出了个主意来:“我收受财礼时用大盘子,要烂就烂这个盘子吧1”

安静

老师说道:“现在,我的孩子们,我要你们保持绝对安静,静得连一根针落到地上你们都听得见。”过了一会儿,全静下来了,一个小男孩尖叫道:“扔针吧!”

刮地皮

有个县官,对百姓十分凶狠,民脂民膏已被他搜刮尽了。因此,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“刮地皮”。

“刮地皮”任期已满,就要调离了,他打点行装时,连土地爷也装在箱子里。人们怨声载道,都唾骂他。

到他临走那天,竟没有一个人前来送行。他只得一个人慢慢地向城外走去。走着走着,忽然看见路旁有几个人,个个弯腰驼背,人人面目可怕,供桌上摆着糖果之类的食品,都是来给他送行的。

“刮地皮”看见这光景心中有些纳闷:路上寂静无人,为什么这儿突然冒出几个送行的人呢?于是问道:“你们是干什么的?”

这些人连忙躬身回答:“我们都是地狱的小鬼,承蒙大人您恩德如泰山,刮地皮刮到了地狱,让我们这些阴间的小鬼们,也能够重新见到人世间的阳光,实在是感激不尽,特来叩送您老人家。”

《酸辣开心果系列》

知识出版社

安为主编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